位置:首页军创头条

山河铭记 王尽美之孙王军忆父母:奋起赴国难

作者:王军 来源:军创网 
时间:2025/8/14 浏览:1168

    我的祖父,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。1919年,在五四运动中,他曾写下这样的歌词:

    看看看,滔天大祸,飞来到身边——

    日本强盗似狼贪,硬立民政官!

    此耻不能甘,山东又要似朝鲜!

    嗟我祖国,攘我主权,破我好河山。

      ……

    诗中流淌的精忠报国之血,在父母心中继续沸腾。

      1931年,“918事变爆发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战场揭开序幕。民族危亡之际,父亲王乃征和母亲臧校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参加了八路军。

   

   父亲和母亲的家,都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枳沟镇,30年代属莒县。父亲家是北杏村,家境贫寒;母亲家是相隔8里路的后水清村,家境略好。父母于1935年结婚,其时父亲还在读书。

1

王乃征臧校先摄于50年代

    父母婚后日子虽然过得很贫穷,但却温馨和睦。可是没过两年,1937年秋冬之交,日寇铁蹄踏进家乡。山河破碎,亡国奴的危险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。

   

      193710月,各地学校停课。18岁的父亲回到家乡,找到并加入了党组织。在祖父参与开天辟地16年后,父亲组建了北杏村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并任书记,按照上级指示,带笔从戎,毅然投入抗日洪流。

350前辈

王乃征抗战时期戎装照

      2007年,北杏支部建立70周年,父亲曾赋诗以志:

    卢沟烽火燃齐鲁,北杏青年怒气鼓;

    举旗跟着共产党,横刀不留鬼头颅!

      1938年初,父亲与北杏支部成员一起改造的一支民间武装,经血战攻破敌伪势力控制的杨家夏庄,不仅斩获众多,而且开仓放赈,救济四方,一时轰传遐迩。

    为发展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,父亲多次出入虎穴,搞武装拉队伍,九死一生,曾获扩军模范称号。

      1938年春,父亲便装一人遇到十几个伪军散兵,欲展开工作,争取他们反水加入我八路军——尤其是看中他们有两挺捷克式轻机枪[[2]]——而主动上前攀谈。这伙散兵的头儿觉得父亲有文化有见地而产生信任,白天没唠够,晚上找了个老乡家在炕上继续唠。到了半夜,父亲和那散兵的头儿和其保镖等几人,就挨着那两挺机枪睡下。

    天未亮,父亲突然被耳边炸响的枪声惊醒,左手一摸那散兵头儿已经没了头,右手一摸那保镖的头还在但已成了血葫芦,炕上其他几个人不是归了西就是挣扎呻吟中。原来是散兵中的另外四五个人乘月黑风高下的手。

    父亲问:为啥留俺一命?

    吵吵嚷嚷中,总算听明白:那个头儿霸道,对俺们又打又骂,该死!看你念过书挺有主意,俺们几个跟着你干就是。

    父亲恍然后说:既然如此,你们先把死了的抬出去埋了吧,然后再议。乘他们七手八脚抬出尸体在屋外挖坑之机,父亲抱起一挺机枪撞破后窗户一跃而出,狂奔数里地才得以脱险。

      19436月,父亲调入莒北县大队,参加了袭击康棣沟日伪据点、店子桥伏击战、管帅据点奔袭战、斗窝反击战、墙夼东北公路伏击战、管帅以南伏击战等等战斗。

3

王乃征臧校先部分奖勋章

      194411月,父亲率部参加莒县战役后,因战功卓著且文化高,被调入滨海军区一分区司令部任作战参谋,受到滨海军区梁兴初等首长热烈欢迎;同时,所带连队也因战斗力强、表现突出而奉命升级至主力部队,编为滨海军区13团第8连,后为我人民解放军38112335团一部。

自此,父亲名字载入万岁军军史。

   

    父母第一次得知对方也是八路军,源于在莒县石场区抗日根据地的偶遇。诧异之后,俩人才弄明白,夫妻二人已是志同道合的战友。原来母亲是在娘家后水清村入的党,时任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支队工作团团员。于是,夫妻同上战场,各自腥风血雨。

4

臧校先新中国建立后军装照

      1960年,母亲在干部自传中,叙述了自己抗战时期的一段经历:

     “一次在万家沟工作,被日照伪16团包围了,在一起工作的几位男同志,有一个被敌人捉住吊在树上用刀割死,我当时在该村的妇女主任家藏着,因村的工作有基础,没人告密,她把我当自己的姑娘,混了敌伪军的耳目,没有被发现,当时还有两个女同志,因逃跑时暴露,被敌伪军捉去铡死了,事后,就有个别同志妥协回家,我当时没有动摇,仍坚持在原地区工作

5

臧校先回忆

   那位男同志,被敌人吊在树上用磨快的镰刀,一片一片剐得只剩一副白骨。他自被吊起,就破口大骂、声震四野,直至气绝;

那两位女同志是因为假发纂没有戴正而暴露。当时家乡妇女习惯在头后梳一发纂,当了八路军则梳短发。而女八路大部分工作在敌占区或敌我交错地区,所以随身都带假发纂备以掩护。日本鬼子看不出,却被汉奸一眼识破,推入铡刀,一分为二。

      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,没有那位妇女主任,就没有母亲。

      “我没有动摇,平铺直叙,斩钉截铁;坚守初心之音,如洪钟大吕,荡魂摄魄。

   

      2000年,父亲撰《结婚六十五周年感怀》诗:

    同乡同志同参军,老夫老妻老知音;

    一生一世一信仰,心平心正心纯真。

    相依晨昏六十五,入死出生惜到今;

    苦乐悲欢非草木,星辰日月映双襟。

    父母共渡春秋七十四载,生命融为一体;他们的爱情,如同他们守护的江山,永远年轻。

    高山仰止,永远吟诵。

    五

      1995年,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,父亲曾赋诗一首,以醒世人

    尸山血海记犹新,纵火魔鬼终被焚;

    莫道今朝怀旧事,警钟长鸣醒世人!

6

警钟诗

    (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顾问 王军)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鼎峰中心大厦第30层3002室
通联:15966693935 客服热线:0531-8237-7011
E-mail:junchuangwang@126.com  法律顾问:花福洪
 鲁ICP备2021005176号
网站首页 TOP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