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创网讯 8月20日,笔者见到这样一家船民的生活场景,母女俩以针当笔,以日常生活为素材,绣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绣品。母亲周全英76岁,女儿杨义红今年56岁,母女俩是河南省淮滨县顺河街道(乌龙集)船家女。
母亲周全英10多岁时就跟着大人学做绣件,她心灵手巧,绣啥像啥。就这样,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,杨义红也慢慢地跟母亲学绣件,以此寄托情感、装饰生活。
随着母亲的年纪逐渐大了起来,前些年杨义红便接起母亲手中的绣活做了起来,且越绣越有手感。她绣品多样,有灵动的鱼儿、威武的螃蟹、细腻的儿童鞋帽,还有寓意吉祥的龙凤、牡丹等传统图案,作品很有寓意、富有美感。
据杨义红介绍:船民刺绣承载着船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与祝愿,他们通过刺绣将美好的船家水上生活融入到作品中。船民刺绣融合了多种精湛的针法,平绣针法细腻,能够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与细节,使刺绣作品层次丰富、栩栩如生。船民刺绣是船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,一代又一代的船民通过口传心授,将刺绣技艺传承下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刺绣作品记录了船民们的生活变迁、文化习俗以及对世界的认知。对于船民群体来说,船民刺绣还是他们身份认同的象征。当船民们看到带有熟悉刺绣图案的物品时,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。
杨义红也为此呼吁刺绣这门传统技艺能得到社会重视传承,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创意的文创产品,如刺绣饰品、家居用品、旅游纪念品等,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认识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,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